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已经启动。
坚决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领域的盲目重复建设,对新兴产业发展也要防止一哄而起。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方面:研究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占比的政策措施
美国人正好相反,他们不仅把今天挣的花掉,还把未来的收入借过来花。在相当程度上,由于中国金融的不发达,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是根据已实现到手的收入决定消费多少,由过去的收入决定今天该花多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北京等大城市的储蓄率远低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按照容闳的自述,回家后他与母亲见面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见面都流着泪,高兴、感激和感恩,复杂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我告诉她我刚刚结束了5个月的可厌可烦的航行??我读的大学是耶鲁—是美国一流大学之一,所学课程需要4年完成,这就是我在美国呆了这么久而未能及早回国的缘故。所以,他们还是在存钱,只不过存的不是当年的收入,而是资产增值部分。
乡镇与农村的房产基本没有被商品化、市场化,其交易市场基本不存在,并且也不能被用作抵押到银行贷款。按照同样的道理,美国的企业都是私有的,这些企业价值的涨跌当然直接反映到众多家庭的消费预算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沿海地区工业生产出现好转。
为此,他认为,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的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各地实际,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和政策储备,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除风险隐患,增强宏观调控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下半年促进外贸回升仍面临很大困难。完善电力体制改革,研究铁路体制改革方案,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健全各级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化解重大社会矛盾的应急机制和问责制度。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其中二季度增长9.1%,6月份当月增幅达到 10.7%。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试点工作,出台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研究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已退休人员、被征地老年农民等群体的基本养老与医疗保障问题。
促进城市群发展,在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域,通过承接人口和产业转移,形成一批联系紧密、功能互补、中心城市作用突出的城市群。农业机械化水平较快提高。坚决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领域的盲目重复建设,对新兴产业发展也要防止一哄而起。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方面:研究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占比的政策措施
美国人正好相反,他们不仅把今天挣的花掉,还把未来的收入借过来花。在相当程度上,由于中国金融的不发达,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是根据已实现到手的收入决定消费多少,由过去的收入决定今天该花多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北京等大城市的储蓄率远低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按照容闳的自述,回家后他与母亲见面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见面都流着泪,高兴、感激和感恩,复杂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我告诉她我刚刚结束了5个月的可厌可烦的航行??我读的大学是耶鲁—是美国一流大学之一,所学课程需要4年完成,这就是我在美国呆了这么久而未能及早回国的缘故。
所以,他们还是在存钱,只不过存的不是当年的收入,而是资产增值部分。乡镇与农村的房产基本没有被商品化、市场化,其交易市场基本不存在,并且也不能被用作抵押到银行贷款。
按照同样的道理,美国的企业都是私有的,这些企业价值的涨跌当然直接反映到众多家庭的消费预算上。由于未来的收入连容闳自己都无法肯定,这种收入流的价值评估当然不容易,但那是另一个话题。
可是,美国私人资产的年终总价值为51万亿美元,净增5万亿美元(是中国存款总余额的2.8倍),人均财富存量净增约2万美元,这些私人资产包括私人房地产、生产性资产、证券和基金,还不包括个人的人力资本的增值部分。因此,这些资产都缺乏变现途径,是死财富,大大抑制了乡镇与农村的消费需求。考虑到人们对未来收入信心的增加,去年美国人的人力资本也升值不少,如果把这部分也算进去,美国人去年还是存下不少财富。让各种资产通过证券金融品种流通起来,其效果还不仅仅是改善了资产的变现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资产的价值,金融交易本身也是在创造财富。当然,由于人本身不能作抵押,必须通过用其他实物资产作抵押品,其直接效果是让人们变相把未来的劳动收入做证券化。因此,活跃的土地市场、房产市场、资产市场是关键。
此外,企业股票上市也很容易,没有行政审批限制,美国工业产值80%以上是由上市公司生产的。相比之下,美国人的消费预算由当年和未来收入的总折现值来决定,未来各种收入的折现值实际上是个人财富在今天的总值,这样以来,即使今年的可支配收入低,但只要未来的收入期望增加得足够多,财富的增长照样可以让你不仅把今年的收入都花费掉,而且还敢借钱花,提前消费。
换句话说,没有被流通起来的死资产的价值有限,远低于活资产的价值。在2003年5月本栏《财富是怎样产生的》一文中,我们谈到住房按揭贷款、医疗保险、汽车贷款、教育贷款、退休养老保险等金融品种对缓和储蓄压力的作用,这些金融品种可以降低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也可帮助平衡个人一辈子的消费水平,关于这些本文就不再重复了。
1998年之后,中国先在50个大中城市推出住房按揭贷款,近两年又推出汽车贷款,这些当然缓和了城市家庭的部分储蓄压力,让他们的消费预算大大拓宽,能够将一部分人力资本提前变现,并能很快买到房子、汽车,也能有更多的现金让小孩上更好的学校等等。我告诉母亲说,我所受到的大学教育本身的价值远超过金钱,不过我相信自己是能挣得很多钱的(石霓译注《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白家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51-52页)。
如果真的这样,那必然把中国目前最具流通性的资产又变成死资产,割断消费跟这部分财富的联系,压低城市的消费水平。在这种社会里,人们在决定要花多少钱的时候,没有理由只根据当年的收入多少来计划,他们当然应该把其资产的升值部分考虑进去。比如,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就是这样,虽然表面上是用你买的房产和汽车作抵押,但真正依靠的是你未来的收入流,指望着你未来的收入能支付完这些贷款。在众多管制下,许多资产不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生产资料的市场化程度仍很低,这些制度安排使人们无法从资产升值中感受到好处,人们的财富感觉里不可能包含任何土地、国有企业等国有资产的成分,这些资产的升值自然不会影响老百姓的消费倾向或储蓄倾向。
我还告诉她,我毕业了,获得了文学士学位—与中国的秀才头衔相仿,凡获得这一学位的人被理解为一流人才;而这头衔被题写在一个用上等纸即羊皮纸做成的大学毕业证书上母亲带着孩子般的天真问这学位能换多少钱,我说它不能马上就换成钱,但它能使一个人在挣钱方面比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要挣得更快更容易些;⑶宜?芨秤杷?飧鋈嗽谥诙嗄腥嗣侵屑涓?蟮挠跋旌褪屏?凭着所受的大学教育,他更有可能成为那些男人们的领袖,当然,尤其是,他不仅有才干,而且又具有永久性的高尚品质。实际上,由于这些大国有企业靠垄断增收,它们盈利越多,意味着老百姓为垄断支付的就越多,对老百姓的开支预算是负效果,不是正效果。
美国的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市场非常发达,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美国人都可用土地、房产、汽车作质押将未来的收入流变现。资产运营市场化与证券化促进消费我们中国人只花今天和过去的钱,而且还花得不情愿,花得心惊胆颤,总想到省钱。
另一方面,中国的生产性资产仍然以公有制为主,土地是国有,甚至连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单位所有。最近有两组数据耐人寻味,一是去年中国的储蓄率为46%,挣100元存下46元;另一个是美国人的储蓄率为-0.5%,也就是每挣100元要花掉100.5元。
问题是,就像容闳母亲所问的,这学位能换多少钱?也就是说,这人力资本确实值很多钱,但如果不能把这笔财富变现、至少部分变现,如果今天不能享受这笔财富(哪怕是一部分),在他母亲看来,这又值什么钱呢?关键在于金融发达还是不发达。没有流通性的资产是不能轻易变现的,如果是这样,资产价值的涨跌只是名义上的,不能被立即消费。在美国,几乎所有资产和土地都是私有的,而且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能像商品一样自由交易。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医疗保险、退休养老、失业保险、社会保障、消费者金融品种等等都还很欠缺,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敢不多存钱。
在这种情况下,今天收入的增加不仅影响到今天的收入,而且还会提高对整个未来收入流的预期,产生更高的财富效应,使人们更愿消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中国人很负责任而美国人不顾明天死活只顾今天享受?这里,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发达或不发达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另一个原因是整个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
从这个角度看,今天中国城市的房产终于是私有了,中国人的财富感得到了一种本质上的变革,房价的涨跌和租金的升降终于进入越来越多家庭的消费预算中。在美国则是另一幅图景,其金融、保险都很发达。
任何个人和企业的稳定收入流也可用来作质押贷款。换句话说,中国人是根据收入流来花钱,而美国人是根据收入流加财富存量的增值花钱。